<<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精神谱系 ->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北大荒精神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北大荒精神
    来源:   发布者:admin  更新时间 : 2022-09-01

        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激励了几代人。我们仍然要用这些精神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引导他们发扬优良传统,在全社会带头弘扬新风正气。

    ————2016年5月25日习近平在黑龙江省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艰苦奋斗  勇于开拓

    顾全大局  无私奉献


    精神起源

    1947年,按照党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重要指示,一批解放军来到这里,点燃了“第一把火”,拉动了“第一把犁”,唤醒了沉睡的荒原。新中国成立之初,恢复和发展经济,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应的任务十分紧迫。为了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先后有14万转复官兵,5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山东、四川等地的支边青年,54万城市知识青年和地方干部、农民组成的垦荒大军,继承发扬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和"南泥湾"精神,头顶蓝天、脚踏荒原,人拉肩扛,搭马架、睡地铺,在东北三江平原的亘古荒原上发起了“向地球开战,向荒原要粮”的伟大壮举。

    半个世纪来,几代拓荒人承受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用火热的激情、青春和汗水把人生道路上的句号划在了祖国边陲那曾经荒芜凄凉的土地上,逐步形成了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内容的北大荒精神。垦荒英雄们跋山涉水、勇往直前,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用青春和智慧征服了这片桀骜不驯的黑土地,实现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历史性巨变。


    精神内涵

          “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艰苦奋斗精神”

       史书上记载:北大荒自古以来,就是蛮荒之地。这里寒冷、偏僻,荆莽丛生,沼泽遍布,风雪肆虐,野兽成群,更是人烟罕至。

       北大荒初期的工作,就是开垦荒地。建场的时候,进点建场的人员都是靠着两条腿一步一步走的。作家聂绀弩在《北大荒歌》中写道:"北大荒,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苇塘。苇草青,苇草黄,生者死,死者烂,肥土壤,为下代作食粮。何物空中飞?蚊虫苍蝇,蠛蠓牛虻。何物水边爬?四脚蛇,蛤士蟆,肉蚂蟥。山中霸主熊和虎,原上英雄豺与狼。烂草污泥真乐土,毒虫猛兽美家乡。谁来酣睡似榻前,须见一日之短长。大烟儿泡,谁敢当?天低昂,雪飞扬,风颠狂,无昼夜,迷八方。雉不能飞,狍不能走,熊不出洞,野无虎狼。酣战玉龙披甲苦,图南鹏鸟振翼忙。天地末日情何异,冰河时代味再尝。一年四季冬最长"。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几代拓荒人在这里战天斗地,百折不挠,前赴后继,勇往直前——从人迹罕至的“莽莽荒原”到富饶丰盈的“中国饭碗”,拓荒人用青春、热血、生命去诠释和践行了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艰苦奋斗精神。

      “解放思想、敢闯新路的勇于开拓精神”

       从1948年夏始,通北机械化农场就设立了试验室。1949年,"查育一号"经小区直播实验,创造亩产467公斤的高产纪录。1950年经反复试验,用机械化收获水稻获得成功。1955年,友谊农场组建了农业科研试验站。1956年,铁道兵农垦局成立试验站。1957年,虎林县湖北示范农场移交给八五零农场,改为试验场。1962年友谊农场建立农机科研室。1964年制成国内第一台盘式精点玉米机。1965年粮食烘干设备、冻土开沟犁、悬挂式培土机等5项科研任务的研制和开发获得成功。1963年,东北农垦总局科研所成立,下设育种、耕作栽培、农业机械、畜牧兽医4个研究室。1965年又成立了农业经济研究室。同年,黑龙江农垦科学研究所成立。这一时期,从局到场、从场到连均组建了科研组织机构。

       7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建设者前赴后继,数十年如一日,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年产粮曾经只有0.048亿斤的北大荒,如今连续10年稳定在年产400亿斤以上,可以满足1.6亿城乡居民一年口粮供应。进入21世纪以来,垦区农业生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粮食单产稳定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提升,粮食总量、商品率不断创历史新高。

      “胸怀全局、富国强民的顾全大局精神”

       北大荒人有着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无论在怎样的困难面前,他们都能咬紧牙关,服从大局,千方百计完成上缴国家粮食的任务。有些年代,由于各种自然灾害,导致垦区粮食大量减产,此时按计划完成国家交付的上缴粮食的任务就变得十分艰巨。为了顾全国家这个大局,替国家分忧解难,北大荒人不顾个人得失,勇敢地站了出来。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垦区上上下下积极行动,献计献策,为完成上缴国家粮食任务而努力。他们勒紧腰带,精打细算,将霉变的小麦当做口粮,把好的粮食和全部余粮都上交给了国家,按时完成了国家交付的粮食购销任务。

    顾全大局是北大荒人的一贯信念,他们"急国之急、想国之想",不讲条件不讲代价,用自己的生命和汗水证实了对祖国的赤胆忠心。他们为民族大业,为抢险救灾,为完成国家任务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胸怀全局、富国强民的顾全大局精神”

      在这块神奇的黑土地上,有数不清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把他们的一生奉献给北大荒的垦荒事业中。据有关方面统计,在北大荒的开垦中,有12000多人长眠于辽阔而富饶的北大荒,将生命永远奉献给了这片神奇的黑土地,而这仅仅是整个黑龙江垦区故去者的一部分。他们用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血肉之躯为北大荒谱写了一曲曲英勇牺牲、无私奉献的英雄赞歌。


    精神意义

    黑土地上创造出来的北大荒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不但在几代北大荒人身上得以传承,而且在新时期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

      传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艰苦奋斗是北大荒人的政治本色,也是北大荒事业不断发展和壮大的立足之本。“奋斗”与“创业”唱响了北大荒精神的主旋律。无论时代发生怎样变化,艰苦创业的精神不能变。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既面临着大好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还会遇到困难遇到风险,但只要我们继承和弘扬北大荒人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就能够获得无穷动力,应对困难,战胜风险,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拓展北大荒精神的社会认同

       从筚路蓝缕艰难起步到引领中国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北大荒崛起与发展的初始密码和精神基因,无疑是在北大荒开发初期萌生、在全面燃起的荒火中磨砺、在改革中成熟和发展的北大荒精神。一个“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英雄群体,在爬冰卧雪中培育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之花,北大荒精神的伟大力量,值得永久地被铭记和传承。

    友情链接: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党史学习教育官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共产党员网 求是网 人民网 新华网 光明网 学习强国 党建网 中央党校网 中国军网 河北党史网
    主办单位:中共邯郸市委党史研究室 Copyright © 2014-2021 邯郸党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邯郸市丛台区丛台东路298号 电话:0310-3113267 邮编:056000 邮箱:handandangshiwang@163.com
    备案信息: 冀ICP备15009299号-2 |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375号